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08 19:42:18
数学教学设计汇编15篇

数学教学设计汇编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知道小数的运算顺序和整数运算顺序相同。

使学生掌握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并能解答有关应用题。

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并能用其解释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旧知迁移新知识的方法来学习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2、教学难点

正确地计算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习题。

教学工具

多媒体,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准备,揭示课题

[1]复习准备: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1.02×0.2 0.45×0.6 0.8×0.125 0.759×0

0.25×0.4 0.067×0.1 0.1×0.08 0.85×0.4

2、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5×60 30×7+85 250×4—200

⑴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⑵ 小结:

①整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②整数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⑶让学生算出结果并集体订正。

[2]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已学会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题的计算方法,其实,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的一样,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

板书第4节连乘、乘加、乘减

2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3]自主探索

师:在本节课的开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问题,希望同学们帮忙解决。

情景图出示

(1)指名学生读题。

(2)师: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指名学生回答

(3)学生尝试练习。

学生板演:0.9×0.9×100

=0.81×100

=81(平方米)

[4]交流汇报

师: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这个算式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0.9×0.9,再乘100.)

生:0.9×0.9是什么意思?(求的是一块砖的面积)

生:为什么要用0.9×0.9呢?不可以用0.9×100吗?(因为占地的是瓷砖的面积,而不是瓷砖的边长。)

生:再乘100呢?求的是什么?(100块砖能够铺地的面积。)

师: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3、扩展提高

师: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板书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师:出示3组算式: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0.7×1.2 1.2×0.7

(0.8×0.5)×0.4 0.8×(0.5×0.4)

(2.4+3.6)×0.5 2.4×0.5+3.6×0.5

师:每组左右两边的算式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自己计算一下,验证一下你的结论对不对?

引导学生比较两组算式的结果,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板书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1)自主探究

师:出示例题:0.25×4.78×4.

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你能仿照整数乘法中,类似的题目的简算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吗?你能说出每一步各应用了哪一条运算定律吗?

(2)巩固练习

50×0.13×0.2、1.25×0.7×0.8、0.3×2.5×0.4

学生独立完成,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难点释疑

师:出示题目0.65×201.

师:你认为此题的关键是什么?(把201变成200+1,用乘法分配律完成)你会做吗?谁来讲讲这道题的解题思路?

0.65×201

=0.65×(200+1)

=0.65×200+0.65(乘法分配律)

=130+0.65

=130.65

(4)趣味练习

狐狸卖香蕉:

卖水果的狐狸波利称水果时总缺斤短两,熊猫菲菲打算惩治他一下。这一天菲菲来狐狸波利这儿买香蕉。“香蕉一元钱一斤,您买多少啊?”波利很热情。“我买一百斤,不过得麻烦您把它们全部剥好,我给您每斤香蕉皮5角钱,每斤香蕉肉5角钱,行吗?”狐狸波利想:5角钱加上5角钱,还是每斤一元钱。便爽快地答应了。熊猫菲菲把钱付了,可是狐狸波利盯着自己的钱,总感觉有问题,却又不知问题出在哪里?同学们,你们能帮波利找出问题出在哪里了吗?

提示:假设熊猫菲菲买的香蕉皮有a斤,香蕉肉有b斤,a+b=100(斤),那么应付的钱数为:

0.5×a+0.5×b

=0.5×(a+b)

=0.5×100

=50(元)

所以熊猫菲菲少付了50元,让狐狸吃了亏。

六层灯塔:一个六层塔,每一层点灯的盏数都是它的上一层的3倍,已知最顶层点了2盏灯,求这座塔共点了多少盏灯?

[5]小结

师:你认为在做连乘习题时应注意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今后我们在进行小数四则运算的时候一定要先搞清楚运算顺序再计算。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4、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堂练习

“做一做”

⑴指名学生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⑵独立计算出结果。

⑶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

⑷做乘加 ……此处隐藏18012个字……根式:

例2 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4.总结

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的根据是什么?应用了什么方法?

当被开方数为整数或整式时,把被开方数进行因数或因式分解,根据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把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用它的算术平方根代替移到根号外面去。

当被开方数是分数或分式时,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化去分母。

此方法是先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被开方数的分母化成能开得尽方的因式,然后分子、分母再分别化简。

三、巩固练习

1.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2.判断下列各根式,哪些是最简二次根式?哪些不是最简二次根式?如果不是,把它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数学教学设计14

寒假期间我读了《数学教学设计》一书,受益颇深,我对其中有关教学媒体的一节,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教学媒体能使教学对象生动形象,给学生以更大的思维空间。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也变得生动起来,运用教学媒体,多感官、多渠道参与信息的加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媒体不仅给教学过程增添了色彩,更为学习效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懂得了教学媒体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更好的驾驭。现代的素质教育观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课堂教学中也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学生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数学教学媒体的选择也应遵循这一点,不同的学生应该拥有属于他们的最适合的媒体。作为一个刚踏上工作岗位不久的青年教师,我觉得自己特别有发言权,记得高中的时候上立体几何,每每讲到一个概念、定理,数学老师总会提到木匠师傅……,从某些同学困惑的表情中,更从他们课后的埋怨中我能体会到,无论老师说得如何生动,总不如把现实的工具拿进课堂来得具体。那时我就在想,要是以后我做了一名数学教师,在几何课上我会把木匠工具搬进课堂,让空间想象力贫乏的学生在实物的演示下,静与动的实践过程中豁然开朗。今天当我踏上数学教师岗位的时候,在课堂上对曾经我们视之为神话的木匠却只字不提,更不用说搬工具了,这就是选择教学媒体的可能性和针对性,对于一个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来说,要想看到木匠造房子时的技巧简直是天方夜谭,而搬一套木匠工具进课堂也不容易。因此,通过制作各种模型和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便成了我的目标。

板书和投影也是教学媒体中很重要的一环,通过板书和投影,把教学内容一一呈现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与体会。老师讲授的东西,刚开始最容易忘,而好的板书可以让教学内容留下痕迹,有些逻辑性很强的数学原理是需要时间细细品味的,尤其是对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特别需要板书来帮助他们思考,在课后慢慢消化。这就对老师的板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师要事先设计好板书,不但简明扼要,更要想好需要保留和无须保留的部分,做到合理利用。且不说老师的板书需要艺术的美感,但至少要清晰自然,给学生们好的视觉享受。老师的板书速度要适当,既要考虑到课的教学进度,又要考虑到记笔记的同学。老师在板书的时候也可以适当修饰,增添色彩,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板书的形式可以多样,提纲式使内容简明扼要,表格中的分类和比较使教学对象严谨而细密,图式的特点是清晰、直观形象,线索式往往特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流程式使学生的思路更好的展开,简图式有锻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生动活泼。而老师只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板书形式,定会取得不错的效果。而我记得在我上学期交的盘片中,同组的老师就向我提出过,我的板书不太有条理,我想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改进的。

数学教学设计15

一、教材分析

反比例函数是初中阶段所要学习的三种函数中的一种,是一类比较简单但很重要的函数,现实生活中充满了反比例函数的例子。因此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与意义的教学是基础。

二、学情分析

由于之前学习过函数,学生对函数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力,另外在前一章我们学习过分式的知识,因此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的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反比例函数意义;能够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解决问题: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并确定其表达式.情感态度: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模型的过程,体会反比例函数来源于实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意义,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难点: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的确立.

五、教学过程

(1)京沪线铁路全程为1463km,某次列车的平均速度v(单位:km/h)随此次列车的全程运行时间t(单位:h)的变化而变化;

(2)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个面积1000m2的矩形草坪,草坪的长y(单

位:m)随宽x(单位:m)的变化而变化。

请同学们写出上述函数的表达式

14631000(2)y= tx

k可知:形如y=(k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xx(1)v=

是自变量,y是函数。

此过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模型的过程,体会反比例函数来源于实际.由于是分式,当x=0时,分式无意义,所以x≠0。

当y=中k=0时,y=0,函数y是一个常数,通常我们把这样的函数称为常函数。此时y就不是反比例函数了。

举例:下列属于反比例函数的是

(1)y= (2)xy=10 (3)y=k-1x (4)y= -

此过程的目的是通过分析与练习让学生更加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问已知y与x成反比例,y与x-1成反比例,y+1与x成反比例,y+1与x-1成反比例,将如何设其解析式(函数关系式)

已知y与x成反比例,则可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

k x?1

k已知y+1与x成反比例,则可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1= xkxkxkxkx2x已知y与x-1成反比例,则可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

已知y+1与x-1成反比例,则可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1= k x?1此过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为以后在求函数解析式做好铺垫。

例:已知y与x2反比例,并且当x=3时y=4

(1)求出y和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2)求当x=1.5时y的值

解析:因为y与x2反比例,所以设y?k,只要将k求出即可得到yx2

和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之后引导学生书写过程。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并确定其表达式最后学生练习并布置作业

通过此环节,加深对本节课所内容的认识,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六、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现有的认识基础上进行讲解,便于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而本节课的重点在于理解反比例函数意义,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应该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多练习巩固。

《数学教学设计汇编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